2015年5月18日星期一

確保樓市“加減法” 政策效應還需破解執行瓶頸



確保樓市“加減法” 政策效應還需破解執行瓶頸


















確保樓市“加減法” 政策效應還需破解執行瓶頸



房價持續走高,一度成瞭籠罩在眾多城鎮低收入群體頭上的“陰霾”。2011年,新一輪樓市調控及時重拳出擊,“限購、限貸”緊鑼密鼓出臺,保障房建設全面加速,政府打出樓市“加減法”政策組合拳。但目前仍需多方發力破解政策執行瓶頸,有效執行調控措施,引導房地產業回歸理性。

  “加法” 多方發力增加供應


  始自2007年的大規模保障性安居工程,近年來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無力購買商品房、甚至租不起房子的低收入傢庭,通過各種保障性住房,圓瞭安居夢。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通過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解決瞭1140萬戶城鎮低收入傢庭和360萬戶中低收入傢庭住房困難問題。2010年,全國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開工590萬套,基本建成370萬套;農村危房改造開工136萬戶,基本竣工108萬戶。


  近日,國務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與各地簽訂瞭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標責任書。今年全國共將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1000萬套,比去年增加70%多,改造農村危房150萬戶以上。


  為緩解不斷增加的資金壓力,2010年,中央財政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專項資金支持力度達到802億元。2011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將超過1000億元。地方政府也采取多種措施籌措資金。如黑龍江、江西等省加大瞭省級財政補助力度;山西等省規定新建商品住房項目按5%配建廉租住房,並作為土地出讓前置條件;吉林省規定土地出讓凈收益不低於20%用於保障房建設。


  為瞭督促落實土地出讓凈收益用於廉租房、公租房建設和城市棚戶區改造的比例不得低於10%的政策,有關部門計劃采取相應的硬措施和硬約束。財政資金安排不足的地區,土地出讓凈收益提取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薑偉新指出,爭取到“十二五”期末,基本解決城鎮低收入傢庭的住房困難,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傢庭的住房條件。“十二五”期末,城鎮住房保障覆蓋率將達到20%以上。


  “減法” 房價控制在合理范圍


  薑偉新此前指出,近幾年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原因主要有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使得住房需求總體快於供給增長;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地方財權與事權不匹配,較多依賴土地出讓資金收入和房地產發展收入;建設成本上漲;前兩年流動性充裕,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等。


  2011農歷新年到來之際,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八條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下稱“新國八條”),為2011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定下基調,信貸、稅收、限購等措施比以往更加嚴格。


  “新國八條”規定,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傢庭,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個人轉讓住房營業稅政策,對個人購買住房不足5年轉手交易的,統一按銷售收入全額征稅。而此前部分城市出臺的限購令則擴至全國——隻要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均需執行限購令。


  目前,以落實“新國八條”調控為契機的限購政策已經在全國近30個城市推行。2月份的最後10天,全國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應聲下跌,但價格仍然高企。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72個大中城市當中,有15個城市零開盤,總共開盤239個,環比下降70%。2月17日-28日,北京市房屋成交量僅相當於去年同期的30%。據分析,2月成交當中還有相當部分是商業項目,這部分剔除以後,住宅成交量會更低。


  與此同時,銀監會等機構推行的緊縮貸款政策,更讓開發商如坐針氈。2月底,大部分銀行提高瞭首套房貸利率,在部分城市甚至暫停瞭二套及以上房屋的個人按揭貸款。對於開發貸則實行空前嚴厲的限制政策,對於新設立企業不給予貸款,對於老企業要還清部分貸款之後才能給予新的貸款。


  “效果” 需破解政策執行瓶頸


  當下,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一輪頻度密集、力度空前的調控。一方面,政府全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做“加法”;另一方面,推行“限購”“限貸”的政策,推行房產稅試點工作等,做“減法”。但如何平衡“加法”跟“減法”兩者之間的關系,解決目前的政策瓶頸,成瞭擺在房地產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據統計,2010年計劃建設590萬套保障房,後來基本完成370萬套。今年計劃建設1000萬套,未來五年將建設3600萬套。國土資源部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30個省區市住房供地、保障性住房實際供地均不到年初計劃的七成,隻完成原計劃的67.9%。是否能按期、高質量地完成保障房建設,是一個考驗。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國傢新增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需要資金1.3萬億元,目前看得見的資金來源為中央財政撥款1000多億元;地方土地出讓金凈收益的10%,假如足額到位最多1000多億元;另外,再加上動用有限的住房公積金增值凈收益。其餘大部分缺口仍需依靠存在很大不確定因素的金融及發債來完成,資金瓶頸仍然存在。同時,“限購、限貸”很有可能阻礙有著正常需求的人群。


  如何破解樓市調控中的這些瓶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夏鋒認為,保障房建設不能僅當作政府的一項調控任務,應完善體制機制,設法建立產業激勵機制,鼓勵房地產商主動建設保障房,如此樓市才有望回歸理性。同時,“加法”需要強調效益和效果,嚴格控制各類保障性住房的面積標準,使盡可能多的傢庭能夠盡早享受到實惠。同時“減法”要盡量減少對有正常資金需求的人群產生的副作用。


  “‘限購令’之下,剛性需求仍然存在,隻是被暫時壓制瞭而已,所以要警惕報復性反彈。”夏峰告訴新華社記者。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表示,隻有調控措施常態化,改變公眾“調控之後必放松”的預期,才能平衡房地產市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