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炒房者:具備炒房政策條件 缺乏謀利空間 |
溫州松綁地方樓市限購令,令當地中介、開發商、炒房者等頗為興奮。盡管目前市場交易依舊平常,但相關利益方已經蠢蠢欲動。 一位有著八九年炒房經歷的資深炒房者張鳴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說,限購調整後,溫州已完全具備瞭炒房的政策條件,但還缺乏炒房的謀利空間。 之前十多年叱吒全國的溫州炒房團,在這輪房地產調控中幾乎全軍覆沒。上周,溫州市房屋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稱,現在的情況和2011年相比發生很大的變化,炒房的外部環境已不存在。能跑掉就高興死瞭。張鳴說,接下去他將趁機調整房源結構。 炒房者謀後市 上周末,獲知限購松綁消息後,張鳴和朋友立即討論這事,認為在溫州炒房的機會可能來瞭。 12日,張鳴看中市區某豪宅,建築面積160平方米。他說,這套房以前最高價6.8萬元/平方米,現在售價3.75萬元/平方米,總價在600萬元左右。約45%的降價幅度,令張鳴怦然心動,於是簽訂購房意向書。 在回傢的路上,張鳴盤算著交易成本,這套產權未滿5年的豪宅,交易稅費50萬元,加上3個月銀行貸款利息15萬元,最終成本價超過4.15萬元/平方米。按現在市場售價,4.4萬元/平方米已無人問津。考慮到風險與收益不相匹配,張鳴決定放棄。 張鳴說,溫州限購令調整後,市場完全具備瞭炒房的政策條件。一個傢庭最多擁有2套住房;如果在傢庭中,一個子女達到18周歲,他們最多可以擁有4套住房。在不限制交易次數下,這個名額指標已足夠炒房套數周轉。 現在給我們名額也沒用。張鳴說,房價漲不漲,政策隻是一個引導,最終還是市場說瞭算。現在缺的是資金,而不是缺房子。他認為,限購令調整已有幾天,為何市場反應很是平靜,主要是受溫州經濟影響,主力軍改善性購房仍在觀望。 張鳴認為,交易稅費下調,是刺激樓市的一大利好。如果稅費下調30%,我想三個月就會見效。在這種情況下,不排除到時少量炒房者進場。我會留一兩套好房子,其他差的都賣出去,調整一下房源結構。同時,借機緩解流動資金壓力。 2010年,張鳴以8萬元/平方米左右價格,買下一套400多平方米的排屋。如今,該排屋市場價還在下跌,已經不到4萬元/平方米,虧損已成必然。 溫州房地產格局已經發生巨變,炒房在溫州已經不存在瞭。溫州泰和房產營銷機構總經理林育認為,之前實業投資房地產受到重創,炒房已經有心理陰影;二手房交易稅費很高,專業炒傢贏利空間不大。 林育稱,現在每年1000多畝住宅土地放量,是以前的兩三倍以上,即便限購調整後,接下來房價頂多處於平穩狀態。一位溫州大型房企負責人認為,原先預測下半年溫州房價還將下降10%以上,限購、稅費等地方政策調整後,下降幅度、速度有所收窄。 受益者彷徨觀望 市場反應比較平靜,與限購調整前變化不大。溫州哥倫佈房產營銷有限公司主管謝國華認為,二手房交易會活躍起來,改善性購房需求在接下去一段時間會得到釋放。 溫州中鼎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林勇說,限購調整後,很多郊區縣市、在外溫商紛紛來電詢問。 對‘雙套拼’的房源,將是一大利好消息。溫州天浩置業銷售經理谷建光認為,之前為規避90/70政策,一些溫州開發商開發瞭由多個產權組合的套房,如今這些雙套拼房源,可借限購調整進行產權登記,或由開發商、炒傢脫手套現。所謂90/70政策,指2006年建設部等九部委聯合制定瞭《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其中規定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多位溫州房產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限購調整後,對實體企業解套房產會有一定好處,但在溫州房價去泡沫化過程中,他們的投資損失已不可避免。 在之前一輪溫州房價暴漲中,實體企業蓋樓、炒房是主力軍。 2008年下半年開始,銀行貸款非常寬松,溫州民企多元化投資加速,在貸款監管缺位下,這些資金紛紛進入土地市場、房地產開發等領域。2010年前後,溫州市區縣屢創地王,投資方多為制造、貿易等實體企業的資金聯合體。 2011年3月,在溫州版限購令等政策加碼下,溫州房價、地價至今大幅降溫。如今,溫州新房價格比最高位時,下降瞭百分之三四十以上。按業界人士原先預測,下半年溫州房價在現有基礎上,還極有可能下降10%以上。同樣,在土地市場,隻漲不跌的神話被打破,價格也比最高位時下降三成左右。 |
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
溫州炒房者:具備炒房政策條件 缺乏謀利空間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