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星期四

全球IT巨頭緣何重點佈局成都

全球IT巨頭緣何重點佈局成都

全球IT巨頭緣何重點佈局成都


  ■本報記者 韓清華 ■馬林楠

  近日,富士康、思科集團、馬斯基、英特爾四傢全球IT巨頭決定投資成都。其中,富士康與成都簽訂瞭10億美元的投資合作協議。

  成都為何吸引如此眾多電子信息企業的關註,成為眾多電子信息產業投資商佈局西部的重點?

  成都市信息產業辦主任劉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信息化與信息產業、信息化與工業化、信息化與統籌城鄉發展互動融合,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開啟瞭新的發展空間。

  產業互動,催生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裂變

  富士康與成都簽訂的10億美元的投資合作協議,將帶動眾多上下遊配套企業落戶成都,為當地新增至少十萬人的就業機會,形成年產值超千億元人民幣的IT產品產業鏈。

  “成都在西部來講是一個重要的龍頭。在西部投資,我們首選成都,成都本身有很好的半導體包裝技術,有高科技制造產業和裝備產業的基礎。隻是因為 ‘5·12’大地震,才延遲到現在。”第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開幕當天,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道。

  成都市經委副主任吳皓介紹,電子信息作為成都傳統的支柱產業,主要有三大優勢:一是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二是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礎環境和科研院所,三是電子信息發展需要的物流較少,能在內陸城市很好地發展。

  在裂變中,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

  一組數據顯示瞭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活力:

  2009年上半年,阿裡巴巴、埃森哲、DHL、摩根大通、亞馬遜、完美時空等一大批在行業內極具分量的知名電子信息企業加速在成都建立據點。9月,國傢標準化委員會同意在成都高新區開展“國傢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的試點工作。從2009年9月到2012年9月,在3年試點期內,成都將建立起全國第一個以標準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國傢高新技術標準化示范區。成都將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精密機械制造等領域參與制訂100項國傢、行業、地方標準。

  近年來,成都在軟件與服務外包領域越來越凸顯出獨特的優勢與吸引力。眾多世界知名企業紛紛落戶。目前,成都已成為北京、上海、深圳之後的中國第四大3G通訊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發中心,聚集瞭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西門子、華為、中興通訊等40餘傢國內外知名通信企業和一大批能夠支撐3G產業發展的本地創新企業,形成瞭通信科技研發、通信增值服務集群。

  2008年,成都信息產業增加值達411.54億元,占整個成都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0.55%;全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480傢,全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58.94億元,成為成都市首個突破千億元的產業集群。成都提出,力爭2009年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產業總收入突破1400億元,增長35%以上。

  “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成都的支柱產業。今年,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將達到450億元。未來幾年,我們將力爭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到成都GDP的15%。”劉勇說。

  重點突破,信息化與工業化互動融合

  富士康在成都的投資重點以消費型的電子為主,不僅將生產LED產品,還將參與3G產品的研發。目前,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制造基地”向“消費地”轉型,在帶來國內電子信息行業佈局調整的同時,也給西部城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瞭機遇。

  “西部要推進新型工業化,需要看誰起點更高。”劉勇認為,新型工業化,需要在市場資源配置中解決信息化反哺工業化的難題。

  基於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近幾年來,成都著力突破,確定瞭產業發展的策略和重點:對電子信息產業集中資源、加大投入,在重點突破中形成特色。而突破的關鍵在於,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促進相關技術和產品廣泛應用。

  今年2月,芯片業巨頭英特爾正式宣佈,決定關閉位於上海浦東的封裝測試工廠,將其整合至位於成都的工廠,引進瞭英特爾公司大型芯片封裝測試工廠,帶動瞭必盛、芯源、中芯國際、友尼森等一大批知名集成電路企業聚集成都,成都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信息化與商務互動,產生瞭電子商務業;信息化與汽車產業互動,形成瞭電子產業;信息化與生物醫藥互動,形成瞭生物電子產業。近年來,成都在全市工業企業領域,積極推廣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的應用,實現企業的設計研發信息化、生產裝備數字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經營管理網絡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信息化、工業化互動融合形成的新興產業,在成都已呈現出“燎原”之勢。成都提出,未來將建成國際知名軟件企業的主流聚集區、國際軟件產品服務的主要提供地、國際軟件名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