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星期三

同方集團朱志平:科健再重組有難度

同方集團朱志平:科健再重組有難度

同方集團朱志平:科健再重組有難度


  每經記者 曹晟源 發自上海

  近期的證券市場中,ST股票所屬公司的重組是一大熱點。有些公司通過重組得以新生,而有些公司卻沒有那麼幸運。

  日前,中國科健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簡稱“ST科健”,代碼000035,下稱科健)宣佈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中止,科健重組再度擱淺。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采訪科健重組方——同方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同方集團)董事長朱志平,他向記者透露瞭二度重組科健失敗的原因。他同時表示,如果3個月後再度啟動重組時,還遇到此類情況,將有可能放棄重組科健。

  二度重組失敗原因

  對於二度重組科健失敗,科健給出的原因是,同方集團未能按計劃完成其資產的預評估工作,也未完成其資產的整理和剝離工作,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尚不成熟。

  而科健為重組聘請的法律顧問2009年3月25日向同方集團出具的法律意見書稱:因同方集團未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向科健提供必要的資料,包括但不限於交易標的主要歷史財務指標、估值及擬定價、未來盈利能力等,導致科健無法按照要求披露上市公司的重組預案,從而導致科健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中止。

  對此,朱志平向 《每日經濟新聞》透露,“對於重組,證監會有很嚴格的要求,首先雙方要簽訂一個合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資產評估等工作。”相關的評估材料等都要在1個月之內報到深交所。

  同方集團在二度重組公告的第二天就將合同等相關資料,交給科健與債委會簽訂。不過因為債委會的單位太多,程序比較繁瑣。3月19日同方集團才收到對方簽訂好的合同。“這樣一來我們隻有7天的時間,很難利用這麼短的時間將初評估報告等有關事項完成,以致錯過瞭最後的時間節點。”

  為什麼不能在合同簽訂時就開始相關的評估工作呢?“這屬於內幕交易,是不合法的。”朱志平強調。

  三度重組恐有難度

  “我們對此很遺憾,浪費瞭那麼多時間。”朱志平在采訪中透露出對重組科健的渴望,但如果下次還將開啟重組,“相關的評估工作還要重新來過,”朱志平指出,“這樣給公司會帶來一定的損失,例如審計費、評估費、律師費等。”

  更關鍵的問題是,“哪怕3個月之後做這件事也將會很麻煩,因為債委會簽合同時間太長。”雖然有重組的決心,但是對方的辦事效率讓朱志平看不清重組的方向,“如果3個月之後還是隻給同方集團留5、6天時間來做評估,重組是很難進行的。”

  就評估時間太短的問題,同方集團已經同科健進行瞭溝通,朱志平強調:“一切照規定程序來,寧可不做也不能違法。”

  艱難的重組之路

  實際上,同方集團和科健的重組早在2008年3月26日就已經啟動。當時科健發佈 《關於重大資產重組及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資產的預公告》,根據預案,科健擬向同方集團的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3億股股票,由同方集團的全部股東以其擁有的同方集團的100%股權按評估值作價認購。

  之後重組事項便如進入空白時期,直到2008年10月11日,科健宣佈與同方集團的重組中止。原因是同方集團董事長朱志平的公民身份發生變化,於2008年3月27日入籍香港。

  此後朱志平表示,“把股權轉給兒子,並不會放棄重組之路。”2009年2月24日,科健收到同方集團“關於重新啟動中科健向同方集團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函”。同方集團確認有意重新啟動與本公司的重大重組工作。重組事項二度開啟。

  科健重組之路大事記

  ●2004年8月,科健因多項擔保和關聯交易資金鏈出現壓力,2004年年報披露巨 虧15.19億元。

  ●2004年12月, 廣州海納以1億元的代價從科健集團手中收購中科健3361.4萬股法人股,但接下來科健龐大而復雜的債務澆滅瞭廣州海納的熱情。

  ●2005年3月,陽光集團擬出資1億元受讓科健29.01%法人股,但隨後也因科健的債務被嚇退。

  ●2006年,科健大股東科健集團將旗下深圳三星科健20%的股權以1260萬美元賣給合資公司股東三星集團,當年扭虧避免瞭退市。

  ●2007年7月20日,科健公告稱“因討論重組事宜停牌2周”,隨後不斷延長停牌時間。

  ●2008年3月26日復牌,同方集團開始介入科健的重組。

  ●2009年3月26日,科健宣佈同方集團重組事項中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