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在透明度和市場化方面仍有空間 |
國資委日前對外發佈瞭《國務院國資委2009年回顧》,重點披露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這是國資委第一次對外發佈年度回顧。《2009年回顧》對社會輿論普遍關註的全民資產保值、企業稅負、薪酬和壟斷情況,做出瞭信息公開,也正面回應瞭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中存在的種種疑問和猜測。 首先,在社會非常關註的薪酬分配方面,《2009年回顧》的數據顯示,央企已於2008年在4個行業試行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4行業人均工資增長6.9%,比央企職工平均工資增長低3.1個百分點,其中,石油石化行業2008年職工平均工資增長1.52%。這一信息也很好的回應瞭不少社會疑問。 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今天石油石化的上市公司,其實都是石油石化集團中最“精銳的”公司部隊,但是還有大量的要維護運轉的相關微利甚至無利生產和服務環節,留在瞭集團。而且,石油石化和其他礦產能源行業一樣,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近年在國內若幹區域資源逐漸枯竭的壓力下,這樣的企業集團有很大的人力歷史責任有待承擔,這些情況都需要被真實反映出來,才能厘清視聽。 此外,在中央企業納稅方面,《2009年回顧》顯示從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業上繳稅金從2915億元增加到11475億元,年均增長21.62%,並且,國企稅負是私營企業綜合稅負平均值的5倍。在占有同樣單位的資產量時,國有企業提供的稅收額要高於各類企業約45%,而在占有同樣單位的就業人數時,國有企業提供的稅收額要高於其他企業約190%。這一信息,可以說較好回應瞭今年稍早時候社會輿論對國企稅負和私企稅負之間差異的疑問。 事實上,考慮到當前中國稅收執法的執行力不足問題,國有企業仍然要接受稅收執法之外的政府行政(人事任命)約束,這也很可能是國有企業依法足額納稅的重要原因。但是,這一仍然濃厚的行政色彩則在另一方面發揮著反向作用,也就是當政府的傳統管理手段仍然嚴格滲透經濟運行時,國有企業有時往往可能會增加經濟結構中的扭曲問題。比如《2009年回顧》中,對於幾大發電集團配合宏觀調控(限價)、使中國電價上漲遠遠低於世界其他國傢電價上漲的陳述,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國工業用電電價的扭曲、國內煤電關系的矛盾,電力發電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緊密關系,顯然並不是化解這一問題的有利因素。對於今天政府仍然發揮重要角色的中國經濟而言,任何國有企業的重新擴大和集中,都可能意味著計劃定價的卷土重來和資源性市場的扭曲。和稍早的煤礦資源的整合一樣,雖然國傢從來沒有否定民資的整合資質,而且確實也有實力雄厚的民資參與到煤炭業整頓、行業統合中,但是大型國有煤礦的集中,則意味著由相關部門直接定價的“統調煤礦”不但無法壓縮,甚至可能繼續擴大。私營小煤礦確實有安全、環保和勞工保護等種種問題, 但是他們在沖破煤炭的計劃定價、還原市場供需本色的方面,仍然是有功勞的。 因此,從是次公開的信息中可以看出,眾多盤踞要害產業的央企集團,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其實要大於不少人的一貫印象。並且,國有企業要是能在經營上脫離政府之手、成為徹底獨立按市場規則運行的現代企業,仍然有空間可為,接受更多市場競爭,也是央企今後應繼續努力的方向,比如在電網領域。另外,任何改革和發展,都要獲得良好的輿論環境支持,這要求央企管理部門今後需要以更大的誠意來向社會公眾公開相關信息。 |
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央企在透明度和市場化方面仍有空間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