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殺毒軟件電腦仍存風險 漏殺損失超十億 |
三成安裝殺毒軟件電腦仍存風險 “別以為裝瞭安全軟件,電腦裡就沒有瞭病毒木馬。”日前,有研究報告顯示,盡管國內95.6%的電腦上安裝瞭安全軟件,但其中30%以上的電腦仍存在被“漏殺”的病毒木馬。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漏網之毒”直接影響到中國千萬網民的網絡安全,帶來的經濟損失將超過10億元。 信賴不等於依賴 三成電腦存在“漏殺”病毒 “用安全軟件殺殺毒”已經成為廣大電腦用戶的常識和信賴之選,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95.6%的電腦上安裝瞭各種各樣的安全軟件。但值得信賴不代表可以依賴,金山毒霸安全實驗室日前對1000位用戶電腦樣本進行調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盡管都安裝瞭安全軟件,但存在“漏殺”病毒和木馬的電腦超過30%,比例相當驚人。 談到裝瞭安全軟件仍“漏殺”病毒的原因,安全軟件技術人員表示,互聯網每天都會產生新程序文件,其中就有可能附帶著病毒木馬。這些新程序文件剛出現時,零星分佈,傳統安全軟件無法及時監測。 隻有該程序文件在不同地區的不同電腦中出現,被用戶舉報為可疑程序後,安全軟件廠商才會去分析它是否屬於病毒或木馬,然後發佈查殺方法。這期間,傳統安全軟件對新生的惡意程序會熟視無睹,“無作為”給瞭病毒木馬可趁之機。 正因如此,每年“漏殺”的病毒木馬數量驚人。據金山毒霸安全實驗室最新數據顯示,如今每天新增的病毒木馬數量相當於2005年一年的數據。 統計顯示,2009年新增病毒木馬數量超過2000萬個,其中各種安全軟件漏殺且漏殺期1-7天的病毒木馬超過100萬個,占到新增病毒的5%。 查殺趕不上繁殖 “漏殺”病毒吞噬10億財富 面對病毒來勢洶洶的繁殖速度和嚴峻的“漏殺”狀況,業內人士指出,傳統的安全軟件的病毒識別查殺方法已經力不從心。據瞭解,一個業務熟練的病毒分析員一天可以分析100個病毒。若按這個思路處理病毒,安全廠商一年能夠處理的病毒上限將在300萬-500萬種。即使使用簡單的自動化樣本分析系統,傳統的安全軟件每天處理新增病毒樣本的數量已經追不上每天新增病毒的數量,漏殺問題也變得不可避免。 傳統安全軟件對“漏殺”情況愈演愈烈的無能為力,讓病毒木馬得以橫行無忌,貽害無窮。據介紹,按照每年出現100萬“漏殺”病毒木馬計算,根據病毒木馬感染用戶電腦數量的分析,在病毒木馬的“漏殺”期,每年將有千萬以上的用戶感染“漏殺”的病毒木馬。盜號木馬、後門程序、木馬下載器、黑客程序、廣告間諜軟件使網民的電腦面臨嚴峻的威脅:虛擬財產的損失;個人隱私數據被竊取;商業秘密被泄露;主頁被強行鎖定、桌面莫名其妙多出幾個快捷方式總也刪不掉、系統文件被破壞等電腦軟件系統故障頻繁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網絡安全威脅給中國互聯網帶來的經濟損失也將超過10億元。 被動變為主動 “可信雲安全”或成解決漏殺方法 數以百萬計的“漏殺”病毒木馬危害之大,迫使安全軟件專傢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金山毒霸安全實驗室高級研究員趙敏表示,解決漏殺問題,必須采取全新的病毒鑒別理念,一個重要的突破就是“可信雲安全”技術。 據介紹,傳統的病毒識別方法是隻檢測“黑”文件(病毒文件),這個過程是被動的。發現瞭可疑文件,再去檢測,再去研究查殺方法,固然可以起到安全防衛作用。但“黑”文件的數量卻是日新增數萬種,安全軟件永遠沒有能力收集完所有的病毒文件,隻能被動地疲於招架。而“可信雲安全”技術的理論基礎是:用戶電腦上的正常程序(“白”文件)可以被近乎完全地識別出來,隻有非“白”的文件才會對用戶有威脅,通過主動地識別“白”文件,然後把非“白”文件隔離,系統就安全瞭。 趙敏指出,運用“可信雲安全”技術,完善瞭本地正常文件白名單庫+本地流行病毒特征庫+雲端海量特征庫,可以高效快速地完成病毒程序的鑒定和清除。此外,傳統安全軟件解決漏殺靠更新頻率,且必須依賴客戶端下載升級。而“可信雲安全”的體系並不依賴於客戶端升級,雲服務器以分鐘級更新特征庫,客戶端隻要能聯網就能得到最新的病毒防禦能力,最大限度地解決瞭漏殺問題。 商報記者 羅添/文 田藝/漫畫 |
2014年4月28日星期一
安裝殺毒軟件電腦仍存風險 漏殺損失超十億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