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突進光伏 民資撞上“玻璃門” |
劉偉勛 萬曉曉 2009年春節以來,朱偉鋼幾乎一天也沒有休息過,每天都在為客戶加班加點撰寫光伏發電項目的可研報告。他的客戶大部分是央企,這些實力雄厚的大型國企在主導瞭火電、核電、水電和風電市場後,又將戰線延伸到瞭剛剛起步的光伏發電市場。 朱偉鋼是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旗下北京科諾偉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已在光伏發電領域工作多年,但從未如此忙碌。他註意到,國務院國資委下屬涉足發電業務的10餘傢央企,都對光伏發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一些央企的老總,甚至還親自參加朱偉鋼主講的技術培訓。 就在這兩周,又有投資規模達60億元的光伏發電項目與央企簽約。隨著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的啟動,民間資本正雄心勃勃地試圖與國有資本同臺競技,但看上去公平合理的招標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較低電價,如同一扇“玻璃門”,讓它們進退兩難。 光伏新戰場 由於發電成本較高,中國光伏發電市場長期以來發展緩慢,中國巨大的光伏產能絕大部分用於供應海外市場。隨著金融危機以來上遊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挫,閑置的光伏產能需要找到新的出口,啟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成為現實的選擇。 5月12日召開的“第四屆可再生能源投融資論壇”上,國傢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首次表示,國傢能源局正在研究如何規模發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初期可能會啟動幾百萬兆瓦的光伏電站項目。 這一消息發佈之際,央企們已經紛紛展開瞭行動。 國投電力(600886.SH)是朱偉鋼的客戶之一,是一傢大舉佈局光伏發電市場的典型央企。今年3月,在中國首個光伏發電示范項目——甘肅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場項目的特許權招標中,國投電力和英利控股組成的聯合體投出瞭0.69元/度的“驚人”電價,明顯低於對手們1元-2元/度的報價,也低於目前2元-3元/度的行業平均成本。 5月5日,國投電力又與青海格爾木市政府簽訂協議,獲準進行格爾木市光伏並網發電項目的前期工作,該項目開發規模200兆瓦,其中一期規模100兆瓦,估算總投資20億元。 同一天,另一傢央企中國國電集團所屬龍源電力公司也與格爾木市簽訂協議,計劃投資40億元,建設200兆瓦太陽能光伏並網電站。龍源的長期目標是在青海建設總容量100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並網電站。緊隨其後,中國最大的發電央企華能集團也與青海省簽署瞭戰略合作協議,聯手在青海開發包括光伏電站在內的能源項目。 在國投電力一位人士看來,公司的兩項光伏電站投資隻是“試水”之舉,是著眼於未來的戰略性佈局。“如果現在不投,將來想投也沒瞭。”該人士說。 這是央企進軍光伏發電市場的普遍心態,為瞭獲得優質項目,它們不惜犧牲短期效益。同時,部分國企還在試圖進入上遊的原材料和光伏電池領域。 而外資和民營企業由於擔心賺不到錢,在進入光伏發電市場時十分謹慎。它們目前最大的憂慮是,如果光伏發電也像風電那樣,大型項目采用特許權招標的方式確定投資方,則這一領域很快就會成為國企的天下。 招標“玻璃門” 曾經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的風力發電領域,如今已經被國有企業壟斷。 國傢電監會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對2008年30傢大型發電企業進行的調查統計顯示,截至2008年底,央企陣營所占的風電裝機容量份額接近90%。 五大央企的風電裝機份額(76.62%),明顯高於它們在火電裝機和全國電力總裝機中所占的比重,後兩個比例分別是50.57%和44.57%。 中國的風電市場從2005年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最近4年每年均以100%以上的速度遞增,2008年底的總裝機容量已超過1200萬千瓦。以五大央企為代表的國企迅速成為風電市場的主力軍,它們風電裝機快速增加的主要路徑主要有三個:一是參與國傢組織的風電特許權招標;二是自己開發風電項目;三是從一些民營或外資公司手中收購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風電項目。 其中,特許權招標被認為是風電國有化的最主要推力。所謂風電特許權項目,是指政府承諾落實電網接入系統和全額接受風電發電量,以上網電價和風電設備的本地化率為條件,通過招標選擇投資者。 從2003年到2008年底,中國風電特許權項目共進行瞭5期招標,中標規模合計340萬千瓦。這一措施對於降低風電電價、發展國產風電設備發揮瞭很大作用,但實際運作中出現瞭一些扭曲,最明顯的就是將價格作為最主要的評標因素,前四期基本都是以最低電價來選擇中標企業。 “過低的電價對風電投資多元化造成瞭很大傷害。”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氣候變化與能源項目主任陳冬梅說,由於看不到利潤空間,一些民營和外資投資者可能會從風電項目中退出,更多的風電項目被國有大型企業所壟斷,這些國有企業在現階段“賠得起”,隻要掌握瞭資源,不愁在未來5至10年後盈利並重新掌握主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資助出版的《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08》指出,特許權項目的最後中標電價過低,已經開始成為民營和國外投資者發展風電的障礙,這與實現風電開發多元化、避免電力行業壟斷的初衷相距甚遠。 據瞭解,在前兩輪風電特許權招標中,有部分民營企業為瞭獲得項目,敢於冒險投出低價並中標,但在後幾輪的招標中,民營企業無法承擔巨大的投資風險而全線退出,外資企業則轉為觀望狀態,第四輪參與投標的,已是清一色的大型國有企業。 國企之所以敢於在可能虧損的狀態下大舉發展風電,在國傢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秦世平看來,一方面是大型國企為瞭占領市場,而且自身實力“賠得起”;另一方面則是為未來實施的可再生能源配額進行準備,因為一旦實施配額制度,如果自己手裡的新能源發電裝機不夠,就需要高價從別人手裡買。 爭議國有化 現在,國內光伏發電市場即將啟動之際,投資商擔心國傢會繼續采用特許權招標的辦法,重走風電市場的老路。 這種擔心很可能會變為現實。一位接近國傢發改委、國傢能源局的人士表示,光伏發電市場的發展,也需要通過招標項目來推動,因為隻有通過一系列的招標才能搞清符合市場規律的成本和電價,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 不過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看來,新能源發電的電價確實需要逐步下降,但應當通過擴大規模和技術進步來推動,而不是通過以價格為主要因素的招標,以及不計成本地打價格戰來實現。 在光伏發電領域,國有資本主導這一市場似乎隻是時間問題。 有人士擔心,國有企業以較低的價格獲得項目後,會擠壓上遊供應商的利潤空間,後者為瞭降低成本,可能會犧牲質量並無力進行研發和創新,這將對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帶來傷害。 此前,在風電領域,風電場開發商擠壓供應商,部分風機出現質量隱患的情況已經出現。現在,供應商的成本壓力正進一步向上遊零部件和原材料廠商傳遞。 無錫尚德董事長施正榮坦陳,他最大的擔心,就是光伏發電產業還沒有發展到很成熟的時候,就已經形成瞭國企控盤的局面,這會阻礙產業的創新能力。 不過他承認,中國能源產業是一個壟斷性的產業,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說,大型中央企業積極參與光伏產業和太陽能發電市場是值得肯定和歡迎的,但是大型中央企業介入光伏產業,不能形成壟斷,並以此擠壓民營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國傢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大企業進入後實力強,會給產業發展帶來好處。關鍵的不是看企業的所有制性質,而是誰能在競爭中存活。 “現在關鍵問題在於誰能提高這個產業的技術,能使成本做到最低,我們就歡迎誰。”他說。 |
2014年4月13日星期日
央企突進光伏 民資撞上“玻璃門”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