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9日星期日

兩岸“翹翹板”效應何時啟動



地產,地產網 ,地產代理-兩岸“翹翹板”效應何時啟動



















地產,地產網 ,地產代理-兩岸“翹翹板”效應何時啟動






我相信隨著兩岸互信基礎的不斷增強與穩固,各種房產投資限制條款勢必松綁,“哪裡有商機,錢往哪裡去”之資金流動的“翹翹板”效應將成為常態。

  最近接受江蘇省最大國有企業——國信集團的委托,在我國臺灣舉辦瞭一系列樓盤推廣活動,結果反應超乎想象。

  臺胞(商)認同內地發展

  首先是參與活動的人數出乎意料的多,現場為之“爆棚”。由於並沒有做什麼文宣廣告造勢,原本設定來賓最多80位,結果現場來人翻番,不斷增加的座椅塞滿整個空間,最後連演講臺周邊都坐滿瞭人。充分說明即使中央基於“樓市維穩”的需求,房地產宏觀調控並無松綁之意,以致短期內房價快速或明顯上漲的機率與想象空間偏低,但仍無礙許多臺商(胞)對投資大陸房地產的極濃厚興趣。事實上,到場來賓當中不少人在大陸已經購房,且往往不隻擁有一套房!

  臺商何以如此熱衷大陸房產?主因在於內地發展迅猛,商機無處不在及臺商參照臺灣過往成長軌跡、經驗,得出房價必然與經濟共榮的預期,從而勇於購買大陸房地產,以確保自己辛苦打拼數十年積攢的財富,在國際金融海嘯陰霾猶在、世界各國央行大印鈔票之際,至少能達到避險、保值的效果。

  “互設辦事處”即將實現

  尤其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面對內地不少人已經“力不從心”的房價,在場聽眾大多數仍然認為“價位並不離譜,未來還會更高”,甚至判斷在不久的將來,居大陸房價之首的上海,將超越臺灣最繁華的臺北市房價。

  雖然這樣的推測與我看法基本一致,但當現場90%以上的人都這麼“猜想”時,當下還真是把我嚇瞭一大跳。

  臺商(胞)會做出這麼樂觀的預期,應與今(2012)年8月臺灣當局對外表示兩岸貿易已達1600億美金/年,應可以開始思考“互設辦事處”的必要,並檢討“兩岸人民關系條例”,逐步放寬相互投資之種種限制,這就使得原本對購買房地產已相當有心得與興趣的臺胞,把更多“關愛的眼神”投註到大陸樓市。

  臺灣勢必逐步放寬陸企投資限制

  但在我看來,兩岸往來目前所呈現的,其實還是“一面倒”的失衡狀態。以數據證之:截至2011年底,大陸已累計批準臺商投資項目近8.5萬件,實際使用臺資金額超過550億美元,而截至2012年8月底,大陸企業赴臺投資項目129件、金額總計僅3.24億美元,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如雲泥之別。換言之,大陸資金進入臺灣仍處於“試水期”,對其目前安全與獲利性,充滿不少疑慮。

  當然,這與臺灣眼下仍設置種種投資障礙是分不開的。以購房為例,便有所謂的“543條款”——貸款五成封頂,一年內僅能居住四個月,且三年內不能轉售,加之尚需經過層層審核、過濾,不免大大降低瞭陸資、陸企、陸客購買臺屋的意願。

  資金流動的“翹翹板”效應可望發酵

  惟我必須強調,臺灣當局的作法亦有其現實考慮,即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香港:房價被炒高到動輒5萬/平米朝上,導致老百姓怨聲載道,使開放陸資進入以繁榮經濟的決策,到頭來有“得不償失”之虞。然而“過猶不及”,臺灣現行各項嚴苛的防堵投機炒作之規定,則又使得有意進入投資的陸企望而卻步,這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但我相信隨著兩岸互信基礎的不斷增強與穩固,各種投資限制條款勢必松綁,屆時“哪裡有商機,錢往哪裡去”之資金流動的“翹翹板”效應將成為常態,從而帶動兩岸精華地區的房價進一步向上攻堅,恐將無法避免、勢所必趨。

  這是我在臺灣舉辦一系列房地產推廣後的感想,也希望有一天在大陸舉辦臺灣房地產推廣活動時,也能有同樣的效果與盛況,那便意味著兩岸離無後顧之憂的、可持續的和平共處、和諧發展之建設性互動,又邁進瞭一大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