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星期四

105傢創業板受理企業

105傢創業板受理企業

105傢創業板受理企業


  由於種種原因,此前業內預測的創業板內熱外冷的情況急劇升溫。權威信息顯示,截至7月31日,中國證監會已向105傢企業發出受理通知書。

  記者從這批企業的各種不同版本的不完全名單中瞭解到,可以查到的6傢有創投機構潛水的機構中,不乏創新投、達晨創投等本土明星創投,但基本上看不到外資創投的身影。在創投人士看來,由於政策的限制以及原有外資創投運作模式的限制,一些外資創投正在謀求轉型,通過成立合資公司或者人民幣基金等方式介入創業板業務,但是,“他們的步子明顯落後瞭。”

  本土創投成創業板投資主力

  在各大財經網站盛傳的不完全受理企業名單中,記者查詢到的6傢受理企業全部為本土創投機構介入。

  在這些不完整的名單中,達晨創投介入的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有限股份公司被認為是“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連鎖眼科醫療機構”。按照業內的說法,達晨創投公司投資的藍色光標、網宿科技、數碼視訊、同濟同捷等項目都比較有希望。名單中的中科電氣有創新投的介入。

  在這些不完全名單的佳豪船舶則有上海紫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介入。網上的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紫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840萬元,計302.4萬股,占該公司註冊資本的8%。名單中的吉峰農機也有創投機構介入。

  “105傢中有我們的兩傢。”昨日下午,深圳清華力合創投公司總裁朱方告訴記者。泛亞策略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新興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魏建平昨日表示,這批受理企業中,他們有2到3傢。按照創新投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劉綱的說法,這批企業中有他們的6到10傢。此前,達晨創投的說法是有大概8傢上報。

  “首批受理的企業中有90多傢是深圳企業或深圳創投投資的企業。”深圳創業投資工會副會長王守仁說。種種跡象表明,本土創投機構成為創業板項目源頭的主力機構,卻遲遲沒有看到外資創投的身影。

  外資創投中國業務謀變

  在各種紮眼的名單中均沒有外資創投的項目,著實讓人疑惑,但在創投人士看來,這很正常。

  朱方表示,外資很難進來,國傢外管局的142號文事實上將外資PE的人民幣投資路徑“堵死”。“手續比較復雜,這樣項目企業不願意讓他們融資。”魏建平說。

  “隨著國內創投的活躍以及創業板的開通,外資創投的優勢越來越小。”朱方說,但外資創投也不是完全不能進來,他們可以通過成立中外合資公司或者發人民幣基金的辦法來運作。“現在已經有公司在做這些業務,但還比較少。”朱方補充說,這或許成為日後外資創投進軍創業板的主要途徑。

  “外資創投進不瞭創業板,一點也不奇怪,一方面是手續繁雜,另一方面,外資創投多數以大項目為主,外資的資金量大,創業板多屬於小項目,不方便他們的管理。”魏建平表示,但是,創業板的企業未來肯定是越做越大的,這就決定瞭外資創投肯定會介入。“但就目前的步伐來看,他們明顯落後瞭。”

  朱方表示,外資創投此前的優勢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兩頭在外的模式,他們的資金量大,過去中國市場不暢的時候境外上市有優勢;一是他們的投資人才,經驗比較豐富。但是,這兩方面的優勢,越來越遭遇挑戰。“現在中國不缺錢瞭,而外資創投在中國的團隊比較小,財務調查、法律調查等都要專門的事務所來做,這樣企業融資後,如果不願意出這筆錢,服務就很難跟上,未來的模式必將是設立人民幣基金或者混合基金。”

  本報記者 王亞寧 實習生 歐陽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