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3日星期日

ESRI中國副總工:推動信息共享是關鍵

ESRI中國副總工:推動信息共享是關鍵

ESRI中國副總工:推動信息共享是關鍵


  新浪科技訊 6月26日下午消息,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應急管理信息化高峰論壇上,ESRI中國副總工陳非表示,要在應急中應用地理信息技術,首先應該推動信息共享。

  以下為訪談全文:

  新浪科技:您怎麼看GIS在應急系統建設中的作用?

  陳非:事實上,GIS目前的應用非常廣泛,從傳統的測繪、國土到地震、水利、環保、衛生、公安等與應急相關的行業都有應用。對於突發事件來講,相關的人、物、事件、機構都與地理信息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認為GIS已經成為應急的基礎設施,是建設應急管理系統所必須依托的技術。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在災害發生前、發生時以及發生之後的各個時期。在災前,地理信息系統提供的基於空間位置的分析模型可以為防災減災提供定量化的分析,能夠集成和整合外部分析模型,綜合考慮各類物理致災因子和承災因子,進行脆弱性和風險評估分析,形成有效的災害預測計劃,為防災減災提供支持;在災害發生時,GIS技術不僅為應急的決策指揮提供統一的基礎地圖底圖,還可以進行人員疏散等相關分析,為應急管理的多方協調,領導決策提供支撐;在災害發生之後,地理信息技術可以用於災情的信息采集,物資調配分析,幫助災後重建。

  ESRI一直很關註應急系統的發展。從最早的SARS,到08年的汶川地震,今年的玉樹地震,以及前幾天南方爆發的洪澇災害,ESRI都積極參與其中。汶川地震發生時,我們的技術人員正在四川地震局的機房裡,所以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參與其中;玉樹地震後,我們西安辦事處的領導帶領技術人員第一時間趕赴青海,幫助相關的政府部門進行抗震救災的支持;前幾天江西發生的撫州洪水決堤,ESRI為國傢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建設的應急制圖系統,在很短的時間內提供瞭災情所需的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為領導全面瞭解災情,進行決策提供瞭支持。

  新浪科技:你們的數據從哪裡來,因為今天上午有一些專傢也提到數據的共享和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你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呢?

  陳非:一些基礎的地理數據都是由各級測繪部門提供,他們負責各級比例尺的基礎數據的采集、建庫工作。但是實際上在應急裡面需要的,不光是基礎數據,不同的災害發生的時候需要從相關的部門獲取專業數據。比如說地震瞭要找地震部門,發洪水要找水利部門等等。應急辦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協調,本身是沒有數據的。所以要在應急中應用地理信息技術,首要的難點就是如果能夠得到這些來自不同部門的信息。我認為要想實現這個目標,要從國傢機制建設和技術兩個方面來進行。

  現在國傢一些政府部門已經在開展空間信息共享方面的建設。比如測繪局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就是把原來基於數據層面的共享轉變為基於服務方式的共享。這種共享不僅僅是測繪局自己來共享,還需要其他的部局也來共享自己的專業數據。整合多來源的空間信息,才能為重大災害的應急管理提供支撐。所以我覺得,要建設應急系統,共享必須先行。

  新浪科技:你們公司就GIS產品,你們的優勢在哪兒呢?

  陳非:我們是全球最早的一傢GIS技術提供商,ESRI一直致力於推廣和分享地理價值,倡導並推動GIS文化的建立和發展,並且始終專註於研究開發世界領先的GIS技術、方法和系統,並以此服務於廣大用戶,誠心誠意幫助用戶成功。

  對於應急來講,最重要的應該是系統的成熟穩定性。ESRI的產品在國內的用戶裡一直有很好的口碑,在很多大的系統建設中,體現瞭產品的成熟和穩定。現在各大部委,以及國務院的應急辦項目都應用瞭ArcGIS的產品。這是經過驗證的。全球三傢穩定運行的在線地圖系統,除瞭微軟bing,google map,第三個就是ESRI提供的ArcGIS Online在線網站。

  另外應急系統建設需要很多空間數據,由於我們跟各個相關的政府部門都有比較好的合作關系,所以大部分空間數據庫都是基於ArcGIS系統建設的。ArcGIS的數據格式已經成為瞭事實標準。

  第三點我們有比較完整的產品體系。我們不光有桌面產品、服務器產品、開發產品還有基於移動終端的產品。因此可以滿足應急管理的不同系統要求。比如用在移動應急中。

  第四點ESRI一直在技術上投入非常大,一直追隨著IT技術的發展。比如最新的RIA技術出現,ArcGIS就很快提供瞭Flex API和Silverlight API,為用戶搭建具有良好交互性和用戶體驗的系統提供瞭支撐。例如中央氣象臺的臺風軌跡網站就是基於ArcGIS的Flex技術搭建的,提供瞭臺風運動的軌跡追蹤和回放,具有很好的用戶體驗。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產品,簡單說我們的優勢就是這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