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工資條例》年內恐難出

《工資條例》年內恐難出

《工資條例》年內恐難出


  耿雁冰,宋旭景,謝文興

  備受期待的《工資條例》(下簡稱《條例》)命運多舛。

  近日,有媒體引述中國勞動保障科學院相關人士的說法,稱《條例》按照國務院法制辦提出的新要求,進行最後一次修改,並將很快出臺。

  而中國勞動保障科學院相關人士隨後又否認瞭上述報道,表示《條例》具體何時出臺他並不清楚。

  8月5日,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研究員劉軍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於《條例》出臺的宏觀經濟環境或者說時機尚不是很成熟,相關部委對於某些“基本”概念尚未達成一致,一些可操作性的監管措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提出,《條例》年內出臺的可能性不大。

  “《條例》本身有一些概念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如‘工資’到底包括哪些內容,財政部、國稅總局、人社部、發改委以及國傢統計局對於這樣的概念都尚未形成統一的意見,從主觀方面還有待各個部門進行進一步溝通,達成一致意見以後才可以進行比較規范的界定。”劉軍勝告訴記者。

  於2008年底完成的《條例》草案和此前的《勞動法》類似,醞釀過程曲折漫長。

  “主觀上很多概念還需要進一步澄清,客觀上經濟形勢不允許,《勞動法》出臺後,給企業帶來瞭一定壓力,目前出臺《條例》我們也認為不合適。”劉軍勝直言。

  部委間尚存概念分歧

  據劉軍勝介紹,《條例》遲遲不能出臺的原因首先是經濟因素。

  “出臺時機要考慮到企業對於成本的承受能力。當企業可以承受人工成本上升壓力時,《條例》的出臺是有利的。《條例》出臺,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企業成本,在經濟形勢沒有根本好轉的情況下出臺則對企業有壓力。”劉軍勝說。

  在他看來,《勞動合同法》出臺之後,給企業帶來瞭一定的沖擊,在《勞動合同法》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的情況下,再密集地出臺類似的勞動法規,未必是很好的時機。

  “何時出臺大傢都在熱議,但是國務院一定會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人社部作為《工資條例》起草和實施的主管部門,也要看條件是否成熟。”劉軍勝說。

  據劉軍勝透露,《條例》草案中最核心的工資集體協商要更進一步地加大力度。

  在《條例》草案中明確提到“職工一方有權提出工資集體協商,職工一方提出工資集體協商,企業一方就要接受”。

  “通過集體協商促進員工工資正常增長,是市場經濟國傢的做法,我們把這一條引入《條例》,更進一步地提升瞭集體協商的法規層次,加大瞭規范力度。”劉軍勝說。

  《條例》出臺之後,將以法規的形式規定,如果勞動者提出談判,企業就必須接受談判,對於勞動者權益起到瞭一定的保障作用,對於企業也就實現瞭更大程度上的監管。

  不過,《條例》仍有很多概念尚未在各大相關部委中間達成共識。

  比如到底哪些行業屬於“壟斷行業”?哪些行業的工資要加強監管力度?仍存在一定的爭議。這些分歧並非各方難以達成共識,而是有些概念需要進一步清晰。

  而且各界期望較高的“同工同酬”也待於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劉軍勝表示,“同工同酬”雖然寫入瞭《條例》,但目前相關部門尚未找到很好的辦法來提高“同工同酬”的可操作性。

  在他看來,即使《工資條例》的出臺之後“同工同酬”也難以馬上實現,這是勞動者追求的一個方向,如何實現、有無具可操作性的措施,目前國內外都沒有一個理想的模式。

  特殊行業還需界定

  據記者瞭解,在《條例》草案中沒有提壟斷行業,而采用瞭“特殊行業”的概念。在《條例》制定過程中,關於哪些行業是壟斷行業存在很多爭議。

  “如果電力是壟斷,但是現在有兩傢電網公司,五傢發電企業;電信是壟斷嗎?也很難說。特殊行業還需界定,但監控其工資,使得其工資與社會整體收入保持一個比較均衡的水平是必然的。”劉軍勝說。

  他還表示,對於特殊行業如何加大監管力度,一定會有新的規定。這些規定是否會對相關行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帶來消極影響,都是《條例》起草過程中需要考慮的。

  記者瞭解到,《條例》草案要求壟斷行業要定期公佈工資平均水平、漲幅、增長金額等內容。

  據劉軍勝介紹,增加高收入者工資的透明度,將成為監管方式之一。例如金融、證券行業的高收入,如果加大其透明度,就會對其內部分配形成一定的約束力,迫使其進一步規范化。

  對於特殊行業加大監管力度,劉軍勝也坦言,現在勞動部門的監察力度有限,原來有行業成本分析、行業工資指導線等,但是都是部門規章,如果上升到法規層面,就能進一步發揮其宏觀調控的作用。

  “要呼籲賦予勞動部門更多的勞動監察權,補充、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勞動監察隊伍,以更好地發揮其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宏觀調控功能。”劉軍勝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