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多媒體告訴你:未來藝術長什麼樣_0

多媒體告訴你:未來藝術長什麼樣

多媒體告訴你:未來藝術長什麼樣



新媒體作品從實驗性的前衛藝術發展至今逐漸匯入主流。

  新媒體藝術有耐人尋味的質感及張力。

  用3D動畫模擬山水畫、用高分子建築材料塑造裝置藝術、用數碼技術勾勒寫意線條……這是今年1月1日啟動的臺灣第一屆未來媒體藝術節當中,藝術傢們向公眾展示的精妙絕技。這幾乎顛覆瞭我們對藝術的傳統認知———公眾所熟知的,無非是繪畫、攝影、展覽等,以紙張等印刷品為媒介的藝術形式,但新媒體藝術卻將藝術的概念推向新的境界,藝術傢們把電子、數碼科技變成畫筆,奉上瞭面貌新穎、格調時髦的新型藝術樣本。

  本次未來藝術節可謂是對未來藝術形式的一次提前預演———當數碼媒介逐漸成為生活的主流時,藝術媒介是否也會隨波逐流地數碼化?數碼媒體所承載的藝術,究竟是形式的變化,抑或是內涵的飛躍?未來的藝術,除瞭創作手段、藝術語言的變化外,在價值觀、創作觀上與今相較又有何不同?

  新媒體藝術以動畫、數碼錄像為關鍵詞

  臺灣關渡美術館迎來瞭一個特殊的新年———跨期2月的未來媒體藝術節,將這裡裝點出一副現代、摩登的面貌,與近年來藝術世界中興起的新媒體潮相接軌的是,數碼媒體成為眾多參展藝術傢的首選創作工具。而包括論壇、純藝術作品、互動應用創作、動畫專區、工作坊、多媒體與音樂演出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互動,也相繼呈上多樣化的藝術型態與世界文化思維的縱橫組合,引動出意想不到的美學火花。

  比如,被譽為錄像藝術之父的白南準、開啟錄像作品高峰結合社會批判的Bill V iola、早期臺灣錄像藝術先鋒袁廣鳴將瑣碎的影像用蒙太奇的方式拼貼,將平凡的攝像機變成瞭孕育藝術精粹的溫床;它們沒有固定的情節或直接的敘事路線,而是僅僅把影像做成瞭展覽,那一幀幀定格的錄像視頻呈上的是與傳統錄像截然迥異的視覺美感。

  另一個關鍵詞是動畫,近年來,動畫創作悄然自成一格,但與商業動畫分庭抗禮的是,加拿大的動漫創作同仁卻致力於將動漫藝術化的嘗試,他們通過一幕幕動畫短片,展示西方世界的動畫氛圍,並將藝術的因子植入到動漫之中。

  而未來媒體藝術論壇則薈萃瞭世界數字媒體的產業人士、藝術創作精英,討論科技和藝術各領域樊籬跨越突破的新方向,重新思考過去和未來的數字藝術在美學上的多種路徑。而在工作坊的活動中,意大利籍藝術傢M attiaC asalegno還把腦波儀器變成創意工具,將一條條波浪線狀的腦電波,輻射在熒屏上所形成的奇特圖像,亦有耐人尋味的質感及張力,煥發出與傳統畫作截然不同的美感。

  無獨有偶,香港多媒體藝術展對倒也於2012年2月開幕,6名香港藝術傢、創作人,將傳統舊式作品與多媒體作品以新的方式交錯形聚,兩組互不對話、互不覺察彼此存在的攝影、文學、音樂、繪畫、電子媒體、聲效和光影裝置作品,延伸自香港文學傢劉以鬯的小說《對倒》的概念,在巧合的同一時空和策展構架上;展覽一層層、一塊塊地提示香港社會的細微變化、錯亂倒置,讓人思考當下兩岸三地文化交流融通的種種欲望和空想,也試圖為香港文化的開放性和延伸性另作註腳,並為策展方法學提供另類模式。

  對此,有學者評價道:二十世紀人類科技上的飛速進展,給予瞭總是反映社會文化的藝術活動寬廣的發揮空間,新媒體作品從實驗性的前衛藝術發展至今逐漸匯入主流,‘超旅程2012未來媒體藝術節’帶來瞭一趟來勢洶洶的想象之旅。

  不過,以科技、數碼為載體的藝術就真的代表瞭未來藝術的一切嗎?多媒體的介入,使藝術樣式更為豐富的同時,是否亦能促進藝術創作觀的更新換代?新型藝術媒介,會使當代藝術、現代藝術之間產生怎樣的融合?藝術傢本身又應如何在傳統藝術媒介和高科技藝術媒介之間,實現融會貫通?

  與傳統元素融合的新媒體藝術,更具生命力

  過去,藝術創作雖被視作一種高度個人化的活動,但依然有規律和原則可循。比如,以中國古典藝術為例,求神、求韻曾被視作一種約定俗成的鐵律,而西方現代藝術也十分講究與時事、熱點、社會的結合———但這些創作大多是以紙質媒介為基礎的,未來,當多媒體成為藝術創作的主要載體時,這類規律是否仍然適用?與多媒體藝術時代相適應的藝術價值觀、創作觀會呈現哪些面貌?新媒體藝術的出現,是否意味著傳統藝術元素將徹底退出,抑或二者並存,有機互補?

  在許多資深藝術從業者看來,新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的P K,關鍵詞不在於替代,而是融合。正如《中國畫傢》雜志社執行主編江福全所說:新媒體藝術如何避免短期的急功近利,如何避免淪為一種膚淺的時尚?恐怕要從傳統藝術中吸取‘慢’的精韻,比如,一個優質中國畫畫傢,至少要花20年的時間來鍛煉筆墨的功力,然而,講求新觀念的多媒體藝術,若領悟不到‘神韻’的寓意,無法吸收‘慢工出細活’的內涵,終究也隻是快餐藝術。江福全建議,除瞭慢元素的吸收之外,如何適應新的藝術介質,傳統畫作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推廣、如何把傳統筆墨轉錄為數碼符號,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是新生代藝術從業者面前的嶄新難題。

  深圳公共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孫振華認為,在中國,傳統與多媒體藝術的結合,還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在中國,有個受眾接受性的問題,很少觀眾會耐心地看一兩個小時的展覽,而不少多媒體藝術呈上的都是支離破碎的、抽象的,沒有具體故事情節的視覺影像,它和公眾的隔離程度太高,有些過於‘曲高和寡’。因此,如何把多媒體藝術化為公眾能夠接受的符號,如何用一定的‘地域性’吸引觀眾,恐怕是傳統藝術和多媒體藝術結合的議題中,重要的環節。

  在孫振華看來,一些多媒體藝術傢嘗試與傳統的結合,已收到部分成效:比如,年輕藝術傢邱黯雄的‘山海經’系列展覽,就是中國元素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的優質產物。展覽中有中國觀眾所熟知的神話元素、傳奇元素、中國山水畫元素等等,數碼高科技僅僅起到介質和傳播的作用。

  孫振華還認為,藝術媒介的更新勢必帶來創作觀的更新:傳統藝術有很多趨同、約定俗成的東西,每一個藝術時代,你都能感受到有一種鮮明的風格在裡面。當新媒體流行後,或許我們將迎來瞭一個高度個性化的創作時代,每個藝術傢、創作者之間的差異將被放大到極致,這種多樣化、差異化或將成為未來藝術的關鍵詞。

  旅美藝術傢陳小文近年亦致力於新媒體創作觀的研究,他認為新媒體藝術會對中國的藝術教育構成巨大的影響:中國傳統的藝術教材和授課套路,都是以一些既成的藝術教學理論為原型的,新媒體藝術方面幾乎沒能形成一個十分完整、系統的理論,因此,一套能夠匹配新媒體藝術時代的教案、理論和教學模式應當被建立起來,而這個教育模式肯定也不是照本宣科的,而是帶有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特征。

  老藝術傢未必要從新媒體創作中徹底退出

  作為當代藝壇的新銳力量,許多80後藝術傢亦加入到新媒體創作的大軍中。從小深受各種電子媒介熏陶、熟練應用數碼工具的他們,在高科技為載體的藝術創作上似乎具有天然的優勢。正如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魯虹所說,成長於數碼時代的80後藝術傢可謂占盡瞭新媒體藝術的光。

  但是,這場新媒體藝術盛宴,就一定是新生代的天下,一定寫著老年人免進嗎?從傳統途徑中成名的中生代藝術傢、老一輩藝術傢如何能在新媒體藝術浪潮中謀求一席之地?誠如孫振華所說,在新媒體藝術誕生的初期,實際上並非年輕人當道:新媒體創作的‘始作俑者’並不是新銳年輕藝術傢,而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一部分觀念前衛、思想敏銳的資深藝術傢。這批人率先奉上前衛嘗試,後來才是由更年輕的70、80後群體前來接力。孫振華的話,實際上道出一種可能,老一輩藝術傢完全可能突破創作觀念、創作手段的局限性,成為參與多媒體創作的核心力量。

  一些年紀較大的藝術傢,早就受到瞭‘多媒體藝術’的熏陶。孫振華提出,老一輩藝術傢在新媒體藝術創作上並不一定是天然劣勢,從理論上來說,新媒體藝術並沒有給資深傳統藝術傢奉上閉門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