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下山後的IT格局 |
本刊記者 劉琦琳 “太陽被IBM調戲,可是被遠古人民征服”—在突如其來的Oracle收購Sun消息公佈後的幾天,這個簽名成為MSN上較為顯眼的一個。 1982年成立,半年後盈利,2000年即達到頂峰,繼而迅速衰落,雖然出現幾次“回光返照”的營收小高潮,這個斯坦福大學校園網(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終究還是沒落於商業與技術沖突的洪流,也許是因為對未來機遇欠缺靈敏的嗅覺,也許其因為偏執或執著的性格。這個信息時代的神話與遺憾,它的沒落必是和它的升起一樣,混沌而影響深遠。 Sun隕落:商業社會的前車之鑒 “如果太陽公司在十年前能意識到操作系統、互聯網開發工具和IT服務業的重要性,今天的計算機工業界可能就是微軟、IBM和太陽三足鼎立瞭。”—曾經有分析如此中肯的指出Sun在其27年歷程中的關鍵決策失誤。 Sun的工作站早期采用摩托羅拉的中央處理器,研制出SPARC減指指令(RISC)處理器,將工作站性能大大提升。有此依靠,Sun在與DEC、惠普等小型機的交戰中頻頻告捷。那是在第一次互聯網泡沫前的網絡成長期,Sun靠硬件收入走向巔峰。不過,回想起來,那時Sun的勝利,“實際上是基於Unix 服務器和工作站系統對傳統集中式中小型機(以DEC、HP、為代表)和終端系統的勝利”,而這種勝利,幾乎隻是“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那時,來自硬件的滾滾財源使得Sun似乎沉迷於打壓其他Unix公司,卻忽視瞭來自真正對立陣營的公司——微軟的威脅。後者的商業運作手段使得Sun在操作系統戰場越來越被動,幾乎浪費瞭在企業級操作系統市場積攢的好牌。 Sun的Solaris比之微軟的Windows NT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包括Solaris在內的各種Unix操作系統比Windows NT能更好的利用計算資源,尤其當計算機系統龐大、用戶數量增加時。這是Solaris及Sun在企業級用戶市場的優勢,也是微軟如何商業也無法補全的劣勢。2003年,Windows服務器和Unix服務器的市場占有率大致相當,而就在可以與之“相當”的Unix集合裡,以IBM為首的基於Linux的服務器也超過瞭Solaris。這年,Sun虧損已達34億美元。2005年,Windows服務器的市場銷售額終於找過瞭Unix,並至今未被逆轉—— 在操作系統之戰中輸給微軟,我們理解,那是當時的SunCEO麥克尼利對此戰場的不重視。 同樣,在互聯網開發工具Java的發展上,Sun與微軟的較量也頗值得反思:作為大勢所趨的互聯網開發工具,包括微軟、IBM、Oracle 在內的廠商對Java都是敬畏有加。1996年,微軟向Sun購買瞭Java的授權。然而,微軟並沒有按照合同“推廣Java”、“向用戶提供Java開發的產品”,而是利用Sun的技術,開發屬於微軟的產品和Visual Basic的ASP技術,“誤導Java開發者、阻礙他們兼容Sun的Java技術產品”,打壓Java。Sun狀告微軟的違約,1997年到2001 年,當Sun終於拿到微軟的10億美元的賠償時候,微軟早就獲得瞭比之10億美元大得多的市場和潛力。而對IT服務業的後知後覺,也使Sun沒有IBM那麼幸運,可以在低谷階段實現質的改變。 太陽無可挽回的隕落瞭。在我們的描述和感知上,Sun幾乎是死於重大決策的失誤,技術的執拗輸給瞭商業力量的“卑鄙”。在評論Oracle收購Sun的“輸”和“贏”時,很多評論認為,“創新”輸瞭。Sun這麼一傢如此重註創新、技術、如此受技術人員尊崇和認可的公司在Oracle這傢強勢的 “收購狂人”傢裡不知能否適應。無論如何,留給瞭我們一個商業社會的前車之鑒。 “太陽落山”後三問 “Oracle+Sun,匹敵IBM”、“Oracle將與惠普結盟,然後,惠普甚至有可能收購Sun現有硬件和芯片制造業務。也就是說,Oracle今後同惠普結盟後,將迫使SAP同IBM之間的現有對立關系有所緩解,目的是聯手對付Oracle—HP聯盟”、“SAP成為此收購中除 IBM外的另一‘輸傢’”等等。Oracle收購Sun,業界未來格局成為討論最多的話題。 現在的Oracle能抗衡IBM嗎? 從產品組合上看,似乎是。這也是很多評論分析IBM“痛失”Sun的源頭。收購Sun之後,Oracle成為涵蓋從軟件到硬件、集成,從數據庫、應用軟件到存儲、服務器,將更有能力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這無疑會給“IBM、HP(以至微軟)帶來挑戰和壓力”。不過,對於全能選手IBM來說,近兩年對各產品線的近40傢企業的收購,極大的完善瞭IBM本就搭好的“軟件+硬件+服務”的架子,強大的整合能力又使得IBM各部門的運作比較協調。相對於Sun也好,Oracle的企業級軟件應用也好,IBM似乎更懂得“IT服務”的內涵。加之IBM在服務經濟的轉型中,開始超越IT公司,向多行業、領域的解決方案邁進,短時間內,我們恐難看到一個可以跟藍色巨人匹敵的遠古巨人。 Oracle會成為雲計算新秀嗎? 在麥克尼利看來,多年前,Sun提出的“網絡就是計算機”其實就是如今的“雲計算”。 而去年麥克尼利訪華接受采訪時也稱,Sun能夠提供像很多基於開源、開放的一些技術,而IBM是有全球服務這樣的技術團隊來去支撐,Sun在技術方面的實力甚至是超過瞭IBM——隻有IBM和Sun能打造“雲計算”環境。而Oracle首席企業架構師Edward Screven稱,Oracle眼裡的雲計算和Sun不同,Oracle把自己看作是雲計算基礎設施如虛擬化技術的供應商,而不是硬件服務器的提供商。 開源軟件的命運會因收購改變嗎? 有消息稱,Oracle收購Sun公司可能不會立即給目前付費使用Sun軟件支持服務的客戶帶來影響,但可能會出現變化。“Sun的開源軟件戰略包括免費提供像MySQL數據庫這些應用軟件,但如果客戶需要公司的官方支持服務,就得簽購維護合同。這與Oracle公司的做法形成瞭鮮明對照:與其他專有軟件開發商一樣,Oracle也收取許可費;另外每年收取支持費,通常占到總許可費的22%。”還有分析認為,由於目前Sun用戶的選擇較多,Oracle短期內尚不會提價。除此之外,“開源軟件做不久,頂級軟件不開源”、“開源軟件將被邊緣化”成為大傢擔憂的問題。正如Java是Sun最有價值的資產卻鮮有利潤貢獻一樣,開源軟件的商業價值問題也面臨同樣尷尬的境地,不過,作為軟件開發的趨勢,“保持Sun的開源精神”成為對開源軟件關心的最實際呼籲。 註:本文部分史料參考 吳軍《錯失良機的公司:Sun MicroSystems》 |
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Sun下山後的IT格局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